这段时间,2024宁波网球公开赛正火热举行。
作为WTA500国际高级别网球赛事,本次比赛令宁波再一次为全世界所聚焦。
2024宁波网球公开赛。组委会供图
进入新时期,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在某种程度上,体育赛事已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如 “双奥之城”北京,“大运之城”成都,“亚运之城”杭州、“帆船之都”青岛。
一定程度上,体育赛事已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而通过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为城市注入活力,是提升城市文化以及影响力的一个有力手段。当众多城市热衷于举办赛事,特别是国际赛事这条赛道上内卷时,像宁波这样的二线城市又如何突围?
门票秒光背后的赛事经济
宁波网球公开赛门票预售当天,半决赛和决赛的门票便一抢而空;在某销售平台上,标记想看的人就多达近2万人。
不仅如此,在12日资格赛开赛当天,即便是工作日,上座率也达到八成;13日更是近乎满场。而在去年,即便宁波网球公开赛还只是WTA250级别,但整个赛期线上线下共吸引了观赛人数高达519.2万人次,这组数据展现出宁波网球公开赛的巨大吸引力。
事实上,这正是顶级比赛所呈现出强大的磁吸效应,不仅带来了流量,也成为消费加速器。
以北京为例,十一假期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相继举行,吸引约14万外地球迷和超1.3万境外观众入场观赛,不仅带动两项赛事超1.4亿元票房,还带动综合消费超5000万元。
而上海,去年共举办118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吸引129万人次现场观赛,带动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达128.64亿元,赛事经济效益显著。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男子单打半决赛。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正是顶级比赛带来了“体育+”效应,成为各地热衷于举办赛事的基本逻辑。使各地纷纷出招挤入举办顶级赛事的赛道,推动体育和文旅深度融合,释放“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消费活力与潜力。
这方面,象山感受明显。作为杭州亚运会帆船帆板、沙滩排球的承办地,去年在亚运会后的两个月时间,象山连续举办8场国家级体育赛事,持续放大后亚运时代的流量。其中,亚帆中心以赛为媒,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其周围的观赛露营基地、餐饮大排档人气火热。
为了发挥“体育+”效应,与国内外游客来一场“双向奔赴”,宁波也加入了借助各类赛事的行列:国际女排大奖赛、CEC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等品牌赛事,纷至沓来。
中国羽毛球队男双队员,宁波运动员王昶受聘为本次亚锦赛形象大使。组委会供图
如今,随着宁波网球公开赛举行,宁波文旅连发数条推文,不仅公布宁波“十景十线”、夜间文旅消费地图,还联合百家景区、民宿、酒店推出凭赛事门票免费游、享优惠折扣等活动,释放“以赛促旅”效应。
一日观赛,多日停留。从“观看一场赛”转向“玩遍一座城”,宁波想放大宁波网球公开赛流量,抢抓赛事经济的用意,不言而喻。
怎样让世界知道“运动宁波”
体育赛事对城市,远不止于刺激消费、带动旅游、拉动经济,更能提升城市影响力。
如果没有马拉松,希腊的马拉松就只是一个盛产茴香的小镇;如果没有英超,谢菲尔德留给外界的印象也仅停留在“钢铁之城”。
同样,马德里、巴塞罗那、曼彻斯特有足球豪门,摩纳哥有蒙特卡洛网球大师赛、F1大奖赛。国际体育赛事以其巨大影响和跨界联动的综合效益,成为城市提升全球竞争力的突破口。
这一点,成都收获颇丰。近年来,成都相继举办世警会、中国网球巡回赛、世乒赛、汤尤杯等,把“办赛”与“营城”充分融合,提升城市影响力。在去年发布的《全球体育之都报告》中,成都入围全球第八,是亚洲排名最高的非首都城市。
成都。视觉中国
事实上,近年来,从“东方文明之都”到“单项冠军之城”再到“奥运冠军之城”等,宁波一直探索增加城市影响力的厚度。可放眼世界城市之林,宁波的声音,仍不够响亮。
在科尔尼 2023《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也得以体现。在围绕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 文化体验和政治事务五个维度,评估全球 156 个城市竞争力,宁波位列126位,在中国31个上榜城市中,位列20位。排在宁波之前的除了北上广深杭,还有成都、南京、武汉、天津、长沙、重庆、青岛等。其中杭州世界排名第78位、中国排名第7位。
随着成为杭州亚运会协办城市,让世界更多目光聚焦宁波。宁波也顺势而为,出台《“运动宁波”城市品牌打造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积极推动高级别、高水平国际赛事的落户,打造全球知名的赛事之城。
去年,WTA落户宁波,填补了江浙沪没有WTA巡回赛的空白,让世界看到了宁波。如今,随着赛事升级为WTA500.宁波成为和华盛顿、柏林、阿布扎比、东京等并肩的WTA500赛事城市。
2024宁波网球公开赛。组委会供图
不止于此,今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亚排联沙滩排球洲际杯等国际品牌赛事接踵而至,不断放大宁波城市影响力。
城市是赛事的“赛场”,赛事是城市的“秀场”。随着WTA500牵手宁波11年、2025年国际射击世界杯、2026年世界举重锦标赛相继落户宁波,一场城市成全赛事、赛事成就城市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
二线城市如何突围
大型国际赛事,尤其是综合性赛事,对城市而言,都书写下深刻的历史坐标和珍贵的集体记忆。如 “双奥之城”北京,“大运之城”成都,“亚运之城”杭州和广州等等,让举办城市大放异彩。
现实,综合性赛事毕竟有限,大量的单项赛程虽不及综合性赛事名气大,但也有其所对应的人群和潜在的流量。
F1中国大奖赛冲刺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贺长山 摄
面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二线城市该如何选择赛事?对于身处上海、杭州之间的宁波,尤为重要。
向北看,上海,以其先天资源优势,先后引入了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同时,上海也在培育自己的国际赛事,如举办了26届的上海马拉松,成为城市名片。今年上海马拉松更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
可即便如此,上海在举办国际赛事这条赛道上,仍不遗余力,提出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向西看,杭州,随着亚运会的举行,不仅让杭州积攒了举办国际大赛经验,还留下了众多赛事场馆,这无疑是杭州挖掘后亚运时代,举办国际赛事的底气。正因此,如今杭州体育赛事越来越多。
面对上海、杭州的虹吸效应,宁波如何突围?唯有因地制宜。
亚帆中心海域 资料图
这些年来,宁波各地也一直在积极探索。随着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宁波(鄞州)网球中心建成开馆,宁波开启了举办国际网球赛事之路,到2020年,鄞州成为全国唯一举办挑战赛10年十二站的赛地。如今,宁波承办的网球赛事已全面涵盖WTA、ATP和ITF三大国际网球协会。
而宁海,依托丰富的登山步道,当地发力越野赛。经过10年发展,如今宁海越野挑战赛已成为国内越野圈知名赛事,让“小城”宁海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同样,在象山,依托天赋异禀的海洋资源,当地营造海洋运动新场景,打造海洋休闲新热点,“海洋运动在象山”品牌呼之欲出。
也正是这些因地制宜的赛事,在不知不觉间中,与城市完成了一段运动基因的植入。随着这些有着宁波标签的体育赛事不断壮大,“运动宁波”的城市品牌也越发具象,助力着宁波在更大范围“出圈”。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